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廣東歌填詞難:從 C AllStar 〈差詞〉說起




一直很想寫一篇關於填詞的文章。直到去年聽到 C AllStar 《CANTOPOPSIBILITY》專輯裡一首以填詞為題材的歌曲 〈差詞〉,這首歌表面上是搞怪性質,但當中蘊含不少填詞學問,值得探討,晴海便想以 〈差詞〉為藍本討論一下為廣東歌填詞的挑戰性。





沒有填過廣東詞的人,大概不會了解為廣東歌填詞的難處。且不談歌詞文法是否正確、內容是否有意思、意念是否連貫,填一首廣東詞須符合「啱音」和「押韻」兩個最基本規定,已為填詞人的選詞大大增加了難度和限制,當中前者更似乎是廣東歌獨有的要求。所謂「啱音」,是指字詞的音調須與旋律吻合,因為粵語有九聲,同一個字以不同音唱可代表不同意思,〈差詞〉中一句「填『鄧凳』定『燈等』」就示範了同一組發音(dang deng)填進不同的音調所得出的詞意不同的效果。筆者不知道廣東流行歌要「啱音」的法則是否約定俗成,而其實上廣東歌中,有兩種歌即使歌詞「唔啱音」仍能為人所接受: 第一類是兒歌,沒有人會批評〈在森林和原野〉的詞唱起來音調全錯 (「載森諗禍原夜絲惰麼滴消腰」= 「在森林和原野是多麼的消遙」) ;第二類是聖詩,不少粵語聖詩是「唔啱音」的,但旨在歌頌上主,填詞要求相較起來沒那麼嚴謹。可是在粵語流行曲的世界裡,幾乎沒有人會挑戰「啱音」的規則,因為填詞人大概料到效果會如謝金燕〈嗶嗶嗶〉那段由台灣人填的廣東歌詞般令人忍俊不禁。〈差詞〉一曲可說是大膽的嘗試,為大家做個具體示範,填詞人刻意安排「唔啱音」與「啱音」的歌詞交替出現 (「最想寫一首講自己嘅歌」vs「唱作歌手呢一個名型喎」),讓大家感受一下聽著一首「唔啱音」的歌會是多麼令人難以接受,從而體會到大家平日聽到至少是通順自然的廣東歌,都是詞人花盡心力琢磨的心血結晶。

不少人在批評廣東歌歌詞水平不及國語歌、英文歌之際,並不知道填廣東歌所需的語文能力遠比國語歌和英文歌高。首先,國語和英語不如廣東話般有口書及書面語之分,填詞人都是以自己平日說話用的文法撰寫歌詞。國語歌沒有「啱音」的要求,填國語詞基本上只要字數填對,唱出來的效果準不會太糟;很多時候連押韻也不是必須,或是可以靠「呢」、「了」等作句尾避過。英文歌詞同樣沒有「啱音」的要求,因此國語歌、英文歌的歌詞,更能如讀白式般直接抒發感受,而廣東歌詞則必須經過多番修飾重組才能完成,填詞人的詞彙必須夠豐富,表達力必須夠強,也因為措詞未必能隨心所欲,或者就形成了很多行外人形容廣東歌詞的「翹口」、難讀。

 廣東歌要「啱音」的要求,除了影響填詞,原來亦影響歌手的演繹。很多外國歌手在現場演繹歌曲的時候,不時會更改原曲的旋律給大家一些新鮮感,但廣東歌的詞與旋律互相緊扣,隨意改變旋律有時並不可行,以非粵語為母語的歌手大多都不知道這點,記得一次聽新加坡歌手Olivia Ong 的演出,她很有誠意地選唱了一首廣東歌來唱,那是張學友的〈每天愛你多一些〉,Olivia Ong 在演唱時更改了原曲的一些音來唱,卻令「財是甚麼」聽起來像「菜是甚麼」,那是筆者初次體會到廣東歌帶來的演繹上的局限。其後於《星夢》看陳明恩,也偶見這樣的情況。難怪即使是香港歌手,在填R&B 歌曲時通常都會用國語填詞,好讓歌曲在現場演唱時會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以上種種,令粵語歌的生存空間縮小,填廣東歌難,填詞人的難處未能得人理解,絞盡腦汁才填好一首詞,卻會因當中不太完美通順的句子遭人詬病嫌棄,令很多創作人開始捨難取易,近年來的新歌時常出現了如〈差詞〉中說的「hookline 最好用英文」的現象。最為人所知的包括G.E.M.,她的多首名作"Where did you go", "What have you done", "Someday I'll fly", "Good to be bad", "All About you", "Get Over you" 等都是以英文歌詞作重點句,而事實上這些英文歌詞確是發揮出鮮明的點題作用,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另一位新晉歌手馮允謙,他的歌如"What do you want from me", 〈今天開始〉、〈夜半敲門〉都是類似的例子。其實除了香港之外,台灣、韓國的歌都時常用上英文詞,晴海覺得並無不妥,有時候恰當地使用英文詞更能配合或帶出歌曲的風格,但這也說明了要堅持只用廣東話填好一首完整的歌,是考驗填詞人對廣東話的執著。

撇除填廣東詞與其他語言歌詞相比下的結構性問題,有些人或許會說,廣東詞要「啱音」的要求一直存在,為何昔日的歌詞似乎比當今的更有水準? 就這個問題,晴海有以下的想法:

1) 流行曲是時代的寫照,隨著時代變遷,流行曲的歌詞內容亦要「與時並進」,觀乎英文歌也面對同樣情況,昔日的英文歌歌詞優美如詩,"If a picture paints a thousand words, then why can't I paint you" ("If" - Bread),現今的歌詞可以像 "Po-po-po-poker face" 與 "Baby Baby Baby Oh" 也能紅遍全球,很多人不用聽懂 "Oppa Gangnam Style"是甚麼也可為之著迷。有一次晴海在看AMAs,有一首歌的歌詞翻譯起來是這樣的:「我飲 飲醉 再飲 再飲醉」如此不斷重覆,這樣的一首歌如果放到香港樂壇定必被封為「年度膠歌」,可想而知,香港的歌詞水平還不說得上差劣,至少大部分歌都言之有物。時代轉變把聽歌者的注意力從歌詞轉移到歌曲的氣氛與風格上,相比起歌詞,筆者覺得廣東歌在曲式和風格上與其他地區樂壇的差距更遠,更需改進,問題不一定來自創作人,還有部分來自唱片公司的保守和傳媒的冷待。時代轉變也改變了歌詞裡的價值觀,〈一生中最愛〉雖是經典,但若果今天的填詞人填出「如果痴痴的等 某日終於可等到 一生中最愛」,或許難以得到時下青年人共鳴。時代轉變不一定會令一份好詞變成差詞,但就足以令某些歌詞變得與現況格格不入,就如「燃亮我意志 鼓起我勇氣」的出現是一種時代錯配。當大家緬懷昔日歌詞的優美意境時,或許你在緬懷的,是一種逝去的情懷。

2) 昔日的廣東歌多是改編歌,原曲主要是英語和日語歌,英文歌多數旋律較為簡單,因此昔日的歌詞,每句字數亦不多(約5-7字一句),結構近似詩歌,自然易記易唱,更能深入人心。後來廣東歌逐漸演化,現今的廣東歌再不是以改編歌為主,本地作曲人寫的是切合以廣東話演繹的曲子,旋律較為複雜,例如Christopher Chak 的旋律就以綿密的高低起伏見稱,單是〈任我行〉一曲,林夕就已填了五百個字,填詞的難度亦因而提高,加上詞曲分工是普遍做法,難以為遷就歌詞而改變旋律。

3) 香港缺乏填詞人,目前絕大部分的廣東流行曲都是出自某五、六個著名填詞人之手,但每年推出的新歌甚多,新人、舊人、天王天后,人人一年一碟,每位填詞人的產量甚多,作品多,質素有參差是意料中事。歸根究底,社會對音樂創作人的支持度不足,引致資源人才皆缺乏,當連唱功出色的實力派歌手都未能得到廣泛認同、每天面對抨擊,更何況是幕後默默耕耘的創作人呢?


近日,晴海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教育局公然於官方網頁中指廣東話為「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引發不滿,香港人在捍衛廣東話的同時,一群廣東歌的填詞人也在努力堅守為歌曲填上廣東詞這個相比填其他語言歌詞艱難十倍的任務。雖然晴海的確看到時下不少廣東歌歌詞有文筆粗糙、內容空洞、選詞或文法錯誤的情況,但筆者希望藉此文章講解一下填廣東詞的難處,令香港聽歌人對填詞人多點諒解,而不是動輒就說填詞人「文盲」,連香港人都要在廣東歌身上踩兩腳,令人唏噓。最後,送上C AllStar〈老調兒〉的歌詞,究竟我們現今的填詞人真是文盲,抑或是批評者無心欣賞現今的廣東歌,請自行判斷。  


樓臺顧盼燭影深 床前明月空苦等
我為你鋪展過星幕浪擲時日 往事只因你重溫

如蠶到死絲方隱 如蟬鳴盡憶秋分
看夢裡清風送彩蝶落下遺憾 雪上輕踐也留印

 念故影 懷故情 留在哪刻不知醒
夜半有歌聲 無人復記認  當歌對酒 也有恨難平
路遠故影清 懷愁夜更靜  舊夢那堪新風景
尚欠你身影 難忘往日情 今天醉心當天境 怎清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